見證60年丨“核”力共贏:馬識路
法國電力集團(EDF)前執(zhí)行副總裁馬識路在上世紀80年代曾擔任大亞灣核電站項目技術經理。從那時開始,他親身參與了中法兩國幾十年來在核電領域的密切合作,是中法兩國友好交往的重要見證者。
法國電力集團前執(zhí)行副總裁 馬識路:當我1980年代來到中國時,我先是到了深圳,當時是為了談在深圳建造核電站的合同。當時正值深圳開始建立經濟特區(qū),所以我能夠見證中國的發(fā)展。首先是通過經濟特區(qū),然后是港口城市,最后是整個中國。
法國電力集團前執(zhí)行副總裁 馬識路:中國在核領域的發(fā)展,最初起步有點像70年代的法國。在法國的幫助下,中國建設了第一座核電站,然后又建了第二座。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大致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初,體現(xiàn)了近乎完美的工業(yè)技術。
法國電力集團前執(zhí)行副總裁 馬識路:法國與中國在核領域的合作,始于大亞灣核電站。中國想讓法國公司在中國境內建設第一座核電站。這是一次特別的合作,也就是說,設立一家中國公司,法國電力公司同意在一家中國公司的框架內參與建設。
全球正在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核電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低碳排放等優(yōu)勢,將在未來電力供應和能源轉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法國電力集團前執(zhí)行副總裁 馬識路:能源轉型顯然是全世界的重大課題,但我認為法國和中國發(fā)揮著特殊的作用,并承擔著特殊的責任。我認為法國和中國在保護大自然以及承擔國際責任上有著相似的理念。中法合作的主要領域之一是核電。該領域契合能源轉型的需求,因為它清潔,不產生溫室氣體,是可控、有用的能源。這種共同愿景在《巴黎協(xié)定》簽訂上就得到了體現(xiàn),中法兩國在《巴黎協(xié)定》的達成過程中發(fā)揮了非常特殊的推動作用。
中法兩國在核能領域合作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在此過程中,兩國技術人員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書寫了中法合作共贏的成功故事。
法國電力集團前執(zhí)行副總裁 馬識路:我很自豪能夠幫助中國啟動它利用核能的計劃。因為我認為,在這項工作中,我既讓法國受益,也讓中國受益。我想說的是,一方并不會阻礙另一方。這是共同的利益,它是超越國界和國家的。因此,我希望對于我們的雙邊關系,我希望法國和中國能夠找到真正合作的道路。我希望地緣政治不會影響中法兩國在這一領域互相受益。)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非本網原創(chuàng)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32所法國高校組團拓展中國東北地區(qū)生源
我們法國見法國高校春季教育展——長春站活動14日舉行,32所法國高校代表組團參展。此展由法國駐沈陽總領事館主辦,是今年以來在中國東 [詳細] -
見證60年丨見證未來:法比尤斯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國和法國,東西方兩個古老而獨特文明的代表,長久以來相互吸引、相互關注、相互理解,文化交往和友誼源遠流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