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哺乳動物體型雄性比雌性大?國際最新研究稱是偏見造成誤解

據(jù)介紹,同一個哺乳動物物種雌雄個體的體型差異取決于求偶競爭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投入。比如,體型更大的雄獅和狒狒需要為了求偶而相互搏斗,而體型更大的雌兔通常在每個交配季都會多次產仔。雖然此前研究發(fā)現(xiàn),雄性和雌性體型相同的情況出人意料的普遍,但一般論述堅持認為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大。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Kaia J. Tombak和同事合作,對429個野外物種的雄性和雌性體重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大部分情況下,雄性并不比雌性更大,而且對很多物種來說,兩個性別的體型是一樣的。比如,雄性和雌性的狐猴、金毛鼴鼠、馬、斑馬、馬島猬的體型通常都差不多。不過,確實有少部分物種有較大的性別體型差異,如北象海豹(雄性是雌性3倍大)和半島管鼻蝠(雌性是雄性1.4倍大)。

論文作者指出,雖然這次研究的采樣不包括所有的哺乳動物物種,但基于之前被忽視的研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的趨勢是有意義的。他們認為,之所以會說“雄性更大”可能是因為人們偏向對雄性更大的魅力型關鍵物種的研究以及對雄性爭奪配偶的研究,如靈長類和海豹。然而,嚙齒動物和蝙蝠在哺乳動物物種中占比更大,它們不同性別間的體型差異更少見,其中,半數(shù)蝙蝠的雌性更大。

論文作者總結表示,隨著今后積累更多關于哺乳動物體型的數(shù)據(jù),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會改變,建議后續(xù)對不同物種開展更多的雌性生物學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非本網原創(chuàng)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