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中文字幕AⅤ一级|亚洲欧美专区另类|999久久亚洲区|亚洲激情网站

<noscript id="13amr"><th id="13amr"></th></noscript>
<small id="13amr"><tfoot id="13amr"></tfoot></small>

    1. 首頁 > 新聞 > 國內 >

      4人被判刑,均不滿14周歲!最高法:推動建立獨立的少年司法體系

      發(fā)布時間:2024-04-17 16:15:51來源:
        1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法院依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工作情況,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審結4件4人12至14周歲殺人、重傷害追究刑責案,犯罪人被依法判處10至15年有期徒刑。

        最高法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侵害婦女兒童犯罪行為呈上升趨勢,涉網(wǎng)絡犯罪問題突出,家庭監(jiān)護缺失問題突出。最高法提出要突出問題導向,標本兼治解決新情況新問題。

        總臺記者專訪最高法民一庭少年審判工作辦公室法官,就“如何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做實標本兼治、懲防并舉”進行解讀。

        最高法:對未成年人嚴重犯罪

        該懲處的依法懲處

        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長蔡金芳結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指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校園暴力問題不容忽視。近三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數(shù)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共審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處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

        最高法提出,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做實標本兼治、懲防并舉。法院對未成年人犯罪堅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積極采取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方式。

        蔡金芳表示,審判既要成為對失足未成年人懲戒處罰的公堂,又應作為挽救教育的課堂。處罰上堅持“寬容但不縱容”,對于主觀惡性深、危害嚴重、特別是屢教不改的,該懲處的依法懲處,發(fā)揮警示教育作用,還被害人以公平,示社會以公道。

        4名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被判刑

        最高法:推動建立獨立的少年司法系統(tǒng)

        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殺人、重傷害犯罪追究刑事責任的討論,近期引發(fā)廣泛關注。

        最高法民一庭“少年審判工作辦公室”法官趙俊甫介紹,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審結4件4人12至14周歲殺人、重傷害追究刑責案,犯罪人被依法判處10至15年有期徒刑。問題孩子的出現(xiàn)既有家庭原因也有社會原因,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對此,在審理婚姻家事、侵權等案件時,要注重強化監(jiān)護責任和教育引導工作,引導父母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

        司法實踐發(fā)現(xiàn),對“問題少年”的教育矯治程序虛化,導致大量未成年人違法后處于無人無力監(jiān)管、矯治落空狀態(tài),以致往往反復實施違法行為,最終造成惡果、構成犯罪。

        趙俊甫舉例說,如某地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曾五次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但均未實際執(zhí)行。最高法提出,應當盡快改變對低齡未成年人專門矯治機構力量薄弱的局面,加快專門學校建設,逐步推動建立獨立的少年司法系統(tǒng),讓實施了嚴重危害社會行為但尚未構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應有的矯治教育。

        未成年人受網(wǎng)絡不良信息影響

        產(chǎn)生犯罪動機占比較高

        審判實踐顯示,涉網(wǎng)絡犯罪問題突出,網(wǎng)絡不良信息侵蝕問題不容忽視。

        最高法民一庭“少年審判工作辦公室”法官于蒙分析,未成年人實施搶劫、盜竊、暴力傷害犯罪的,有近六成曾長期沉迷網(wǎng)絡,未成年人受網(wǎng)絡不良信息影響產(chǎn)生犯罪動機占比較高。

        抽樣統(tǒng)計表明,近年來審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近三成是利用網(wǎng)絡聊天工具結識后,對被害人進行線上“隔空猥褻”或者線下強奸。

        抽樣數(shù)據(jù)顯示,長期游蕩于娛樂場所的未成年人犯罪或被侵害的概率更高。法院通過辦案推動特殊經(jīng)營場所管控責任落實。

        趙俊甫稱,2023年全國法院受理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的案件1205件,較2020年增長5.28倍。其中未成年人被組織在酒吧、歌廳從事有償陪侍的占絕大多數(shù),反映相關經(jīng)營場所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行為未受到有效監(jiān)管和及時查處。

        最高法:從嚴從早處理校園欺凌

        于蒙指出,許多案件反映出,在出現(xiàn)校園欺凌或學生厭學逃學、不良交友等不良行為時,學校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預防和干預,導致學生滑向犯罪或者被侵害。最高法提出,從嚴從早處理校園欺凌。

        于蒙表示,對此,在各類案件審理中發(fā)現(xiàn)存在校園欺凌問題的,要積極進行協(xié)調處理,避免發(fā)展成惡性案件,并積極聯(lián)動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健全完善預防校園欺凌聯(lián)動工作機制。“未成年人校園欺凌、沉迷網(wǎng)絡、暴力犯罪等問題,涉及家庭、學校、網(wǎng)絡等多方因素,要以司法保護促推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wǎng)絡保護、政府保護協(xié)同發(fā)力,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責編: admin)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非本網(wǎng)原創(chuàng)內容,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